当前位置: > 新闻详情 王玥老师的纯干货7——为什么孩子只喜欢下棋,不喜欢做题?发表时间:2019-07-12 14:44 最近又有不少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只喜欢下棋,不喜欢做题?其实在我从事国际象棋教育工作有限的时间里,这个问题可以算得上是家长们最关心也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孩子在坚持学棋一年多以后,常常会表现出一听到下棋、比赛就兴致勃勃,一让看书、做题就愁眉苦脸,同样都是学习国际象棋,参与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反差态度也常常会让家长们感到诧异。 这个问题几乎覆盖了所有坚持学棋的孩子,包括小时候的我自己。其实后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再来反观“为什么一提到下棋就OK,一提到做题就崩溃”这个问题时,会发现,这根本不算是一个问题,这是人在学习提高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孩子主观意识中对下棋或做题所反映出来的接纳或排斥,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一种天性。就好比你去随便问一个小孩,“你是更喜欢玩,还是更喜欢学习”所得到的答案普遍会是更喜欢玩。 因为任何一款畅销游戏从画面制作、关卡设定、人物剧情以及效果输出都是在为了满足人内心需求而服务;可以说,几乎所有游戏在体验过程中都运用了一条规则,那就是:快速反馈。比如我去玩个网络游戏,初始角色很弱,等级很低,系统就会给我介绍一大波新手任务去完成,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能得到快速提升,因为越是新人体验,升级就会越快,也就是反馈越快;那么我在体验这款游戏的过程中,我就会很清楚的知道,我要变得和别人一样强,我就需要做完多少任务,砍掉多少怪物,所有计划一目了然,因为进度条就在那里摆着,我要是高兴甚至可以做到分毫不差。然而,这种体验是我们在学习中没有办法得到的,就好比学完了这一本书,我们没有办法去判断出下次考试能提高多少分,因为学习不是游戏,它既不会为满足哪一位学生的需求而设定试卷,也没有“满分进度条”悬挂在教室的黑板上,学习是一个反馈信息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在此我们可以定义:一件事情的简单与否就取决于效果反馈的快慢与信息反馈的孤度,反馈的越快越短自然对于调动人的天性、潜能就会越高,当反馈信息的弧度越长越慢那么这件事情调动人的自发性也好、自律也好那肯定就越难,所以我强调:孩子愿意下棋不愿意做题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自然天性。 学习国际象棋的道理也差不多,下棋更像是一种游戏,然而做题更像是一种学习。因为在下棋的过程中,孩子每走出来一步棋,都可以很快的去得到对方的反馈,孩子可以迅速从对方给予的反馈信息里面去判断自己走的上一步棋是好还是坏。也就是说,孩子在下棋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参与了跟对手一起组成的一个互动游戏,每一种即时性的计划、思想和判断都可以被激发出来并且随时都可以得到反馈信息来检验自己,这样一来,就能持续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和竞技意识,从而持续处于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完成整盘对弈的过程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累。 简单的说,就是下棋能让孩子快速看到结果,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天性;做一件事收到一次反馈,得到一次前进的动力,完成一次互动的体验,让人享受其中。反之,如果持续去做没有反馈的事情,就可能会越来越导致我们的动力不足,或者说是觉得这个事情太复杂了,从而产生畏难心理。 这就是做题相比起下棋,不那么被小朋友“待见”的原因。跟下棋相比,做题是一个人的事情,所有对弈过程都是与脑海中的假想敌完成的,根本没有办法去100%确定对手的下一步会怎么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必须要去计算我走什么、对手走什么、我再走什么,这样就会彻底脱离开下棋那样有趣的互动体验,陷入令人枯燥的自我战争;长期做题其实就跟自习文化课差不多,将意味着长期没有办法得到信息的反馈,必须要去把对方要走的那一步棋想出来,这个游戏才可能进行下去,孩子只能一个人去静静的思考,这样小朋友自然会觉得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实际上,我们在下棋的时候,也必须要去计算出来对方要做什么才可能获取到好成绩,但是区别就在于下比赛的时候,我们即使不去100%判断出对方走什么,也仍然可以走出一步棋来,只是说需要一点等待,对手就能给你100%的反馈信息。相比之下,孩子在做题时一旦不能确定这个信息,学习过程就结束了,这也是做题与下棋的一个本质区别。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国象软件似乎“帮助”孩子解决了做题困难这一问题;相比起在书本上做题,小朋友也更喜欢或者说更接受在软件上做题。因为在预测对手招法的过程中,软件作为孩子的对手,会很快给出反馈信息,因为你每走一步,软件就会陪着你走一步,这样的话就不用去计算对手需要走什么,一旦发现孩子走错了,软件也会马上公布“正确答案”。但是练习软件题取得的学习效果与练习书本题取得的学习效果是有相当差距的,要解答出一道书本题或许需要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自己去摸索、试错、反复思考,而软件则不会在乎孩子从做题中学到了什么,你错了,我马上给你“答案”,甚至这样的信息反馈显得有点迫不及待。我们要清楚,做题的目的,始终是服务于实战。我们不能说,在书本上做题就一定在实战中运用得出来,但同样一道题,孩子在软件中能轻松做出来,却不代表他就能在书本中做出来。 所以,软件OK不等于书本OK,书本OK不等于实战OK,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每一个学习场景给孩子带来的收获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孩子如何能将做题过程中的所学、所想、所获最终运用到实战中,才可以称得上是质的飞跃。 在我们这篇文章的讨论中,更多将关注传统的书本做题方式,因为这是一种被我们认为更基础、更扎实的学习方式。但我们要承认,孩子不愿意去做书本题,或者说不愿意去长期经历一个自习过程,是每个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一种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能参与到随时随地可以有反馈信息这样的活动当中去。 再比如,为什么说现在孩子学业压力这么重,就是因为孩子无法随时随地得到反馈信息。每一个科目老师都在让孩子做习题集,但却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去给你100%保证下次的考试成绩会因为做完布置的习题集而提高多少分;是做一道题就可以提高1分?还是0.1分?甚至是0.01分?不可能有人能够给孩子保证。 说得更具体一点,如果有人告诉你家孩子,学完这一本语文习题册,保管孩子下次语文考试得满分,你一定不会相信,因为这个人很可能只想卖出他的习题册。假设真有这样的习题册存在,那我相信所有孩子都能得满分。这就是应对考试或者说完成学业的难处所在,难就难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家孩子,做完这一本、十本甚至一百本习题册是否就可以得满分;难就难在不断提高的路上,我们是否能完成与自己的较劲。 但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位优秀棋手必经的成长之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想要去成功或者说想要比别人更厉害,总是要在这种没有反馈信息的环境下去独行,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同样,家长也要发挥作用,要多想办法去引导孩子明白做题的好处,鼓励孩子多思考,尽量让思维训练成为习惯,那么孩子从中得到的好处绝不止是棋艺的提升,而是关系到未来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锻炼出来的孩子总是会比别人多去考虑一步。 下棋和做题,就像一日三餐中的各种食料,大鱼大肉是需要的,是欢愉的;但是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同样不可缺失,长期以往各种饮食的合理搭配才能为孩子的自然生长提供均衡营养,形成健全的血肉与骨骼。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要坚持做题,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小棋手成长过程中做题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战术题 毫无疑问,刚开始学棋的小朋友需要做的就是战术题,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不容易真正涉及到信息反馈的困难。因为战术题往往都是一条直线型的进攻方式,比如这一步棋我吃掉对手的马,其实对手没有什么选择,必须想办法吃回丢掉的分数。 随着战术训练的加强,孩子将更容易去预测对手的招法,因为对手的招法99%都是强制性的,所有能构思出来的招式计划指向性非常明确。比如说我这一步棋是要杀王,那么对手能防守的方法实际上很有限,可能就几种,我就可以轻易地去排除一些对手无用的招法。这也是小朋友们觉得战术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一个地方,因为在战术题中孩子们可以轻易地去预测出来对手的招法,但作为下好一盘棋来说,最难的一个部分却是预测对手的招法。 所以我们一直也在强调,战术题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用处就没有那么大了。相信很多家长也会觉得,孩子一直做的战术题翻来覆去也就那样,对预测对手招法的环节上,实际并没有太多提高。当战术题的分数越往上增加,也只是意味着计算过程越来越长,可能进攻方式的隐蔽性也会越来越高,但是最终对手的选择还是一样,非常少;因为你走的第一步就开战了,威胁和目标相当直接。 第二个阶段:局面题 做局面题,就是为了训练孩子如何预测对手的招法。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复盘、需要看书、需要打谱,用种种训练方式将看问题的角度从局部战术提高到整盘棋的运作;局面题和战术题最本质的一个区别在于:战术题越往后延伸,对手的选择就越少;而局面题则可以有一个非常长远的延伸,在预测对手招法上,其广泛性将会变得无穷大。 因为我可能走了一步是在调整局面的招法,这种情况下,我再去预测对手应该怎么走才正确,难度就会变得非常高了。很多的小棋手,甚至可以说99%的小棋手基本上都卡在这一步了。 对于刚刚入门局面训练的小朋友来说,让他们在平淡的局面当中去预测出来对手走什么确实很困难,我们也毫不吝啬的把“局面训练”称之为小棋手前进路上极为重大的一个门槛。有很多小朋友喜欢下棋,但却没有办法去静下心来思考局面问题,总是会发出反问:棋盘那么大,选择那么多,谁知道对手走什么?这一点自我设限是很难克服的。所以对于局面训练阶段,入门往往是很困难,但是孩子一旦入了门以后,就会很快发现棋艺水平将迎来第一次质的飞跃。 因为这将让孩子对棋局的把控形成一套全新的思考方式,以此为基础,未来学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所有内容都将有选择性的被消化到自身的战斗系统中去,逐渐形成一套非常扎实的棋力功底;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会发现这样的训练方式所得到的收获将甩开之前单纯的战术训练很多倍,如果非要估算一个价值比例,我觉得1道局面题所得收获至少要等于100道战术题。 尽早让有战术基础的孩子开始接受局面训练,就是拉开孩子与同学之间棋力水平的最好办法,因为这将是对思维习惯的一次重塑。当然,家长在安排小朋友进入局面训练之间,首先还是要去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下棋,不喜欢做题,从而做好相应的引导和准备。 好了,现在家长们大概清楚了孩子需要做题的两个阶段,那么在继续下去之前,我们还是要想一想,孩子到底需要提高的是哪个部分? 做战术题主要是用于提高战术感觉,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是国际象棋学习的基础,战术能力不足的孩子需要老老实实的接受战术训练;而做局面题,则是对预测的一种训练方式,目的是提高判断对手招法的准确性,更是对孩子实战能力或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再次重申,这一部分训练的入门困难,门槛高。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道简单的局面题,属于超玥教学团队的原创题目。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激发孩子们对国际象棋局面判断的主观感觉,慢慢让孩子们在局面题的学习当中增强自己对国际象棋的思考从而产生继续进行局面研究的兴趣。为了让小朋友更好理解,(建议家长将棋子摆在棋盘上与小朋友互动完成)如图: 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局面,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对局是如何进行的。 26.f4 Kf7 27.fe de 28.Be7 Ke7 29.Re1 Bg6 30.Re5 形成了下面的这个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请给对局中的这几个回合的招法做出评注。其中有一步招法是致命失误直接导致了输棋,试试把它找出来。并想办法改进它,写出你认为应该走的招法。 大多数小朋友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初始的局面是一个平分的局面,而结束的局面黑方少了一只兵。那么我们看看到底哪一步棋导致黑方少兵的,这步棋一定是致命失误。因为在黑方Kf7之后,几乎都是强制性的招法,没有什么改进空间,所以很有可能得出的答案是这样的。 26.f4 (!!)Kf7(??)改进招法ef 27.fe de 28.Be7 Ke7 29.Re1(!) Bg6 30.Re5 但实际上如果改进的招法是ef(??),会直接导致失败,因为这个时候白方可以Re1直接牵制得子。这个是第一个级别的答案,当教练或者家长告诉小朋友这个答案错了以后,很多小朋友可能就会到此思维卡壳了,看起来从开始的局面之中黑方就已经是一个必定丢分的局面了,没有什么可以开进避免丢兵的办法了。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级别的答案了,如果这位小朋友战术水平非常强的话,他可能会找出来这步非常隐蔽的解决方法,利用强横的战术实力和计算硬生生找到不丢分的办法! 26.f4 Kf7(??)改进招法Bd8!? 这步招法可以通过、摆脱牵制、牵制、击双、先弃后取、消除保护、等等的战术理念来强行保护自己即将要丢掉的分数。坦白讲如果我的学生可以给出Bd8的这个答案的话,我会非常高兴,因为他肯定做了相当多的战术,才可能发现这步隐蔽的招法。但是这步招法也暴露了这个学生严重的偏科了。战术很强,但是局面棋一塌糊涂,这个答案仍然不及格。 事实上不管是简单的改进ef、还是卡壳找不到解决办法、以及通过强大的战术挽回败局,这三种答案当然都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都在于对最后形成局面的理解错误,让我们再来翻回头看一下对局最后形成的这个局面。 在两位大师的对局当中,黑方接下来走出了Re6!这步好棋,现在白方无法避免换车,否则黑车将会轻易侵入,换完车之后的残局中,由于黑方王和象的完美配合,白棋的王和马位置都不理想,所以黑方很快的就赢下了对局。所以正确的答案可能和小朋友想的完全相反!白方全是臭棋,而黑方走的非常精确! 26.f4(??) Kf7(!!) 27.fe (?)de 28.Be7 Ke7 29.Re1(?!) Bg6(!) 30.Re5 (??) 就像在这盘棋当中,双方的棋手明显都看到了所谓的战术打击,吃兵与丢兵,并没有所谓的漏算。但是真正的水平差距在于形成局面之后的判断,白方认为自己多了只兵拥有优势,但是很明显他错了!黑方基本功更扎实,对棋局的理解更透彻,所以说这盘棋输的应该是心服口服。
2019-07-12
最近又有不少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只喜欢下棋,不喜欢做题?其实在我从事国际象棋教育工作有限的时间里,这个问题...
2019-07-02
*国际象棋是一门充满变幻的项目,下面所有内容皆为个人观点且有时效性,如觉不适还请谅解。(文末有AlphaGoZer...
2019-04-25
*国际象棋是一门充满变化的项目,下面所有内容皆为个人观点且有时效性,如觉不适还请谅解。大家好,很久没有与大家见面了...
2019-03-04
这里先给大家说声抱歉,最近比较忙,耽搁了些时间。干货4主要分享小棋手处在成长阶段时,家长如果不懂棋,该去如何辅助训...
2019-02-25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觉不适请见谅,请勿对号入座。影子教练的入门理念一眨眼做教练已经七年了,经常有家长问我,你...
2019-02-18
爱好到职业前的准备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觉不适请谅解,请勿对号入座。我小时候特别崇拜那些世界名手,睡觉前总是...
2019-02-16
导读 :这是一篇干货文章,以下的部分内容可能会让您感到些许不适,我只能保证内容和数据绝对真实,也请不要对号入座。已... |
|